配资炒股平台
十大配资平台查询 金融“活水”润鹏城 产融共生天地宽
戴晓晓十大配资平台查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并明确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在奋进的2023年,深圳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奏响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强音。号角嘹亮,产融共振,深圳金融业奋力做好五篇大文章,聚力推动“20+8”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和金融支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结合日益紧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产融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助力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探索贡献金融力量。
产融之量:两个“2万倍”跨越
金融活,经济活。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上,深圳可谓是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典型城市。
观察深圳40余年经济发展数据,深圳制造业与金融业实现了两个“2万倍”跨越。43年间,深圳规上工业增加值从1980年的0.37亿元,增长到2022年突破1万亿元,增长超2.7万倍。去年深圳首次成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增加值“双第一”城市,“工业第一大市”地位稳固。深圳金融业增长了2.3万倍,年均增长高达21.1%。目前深圳金融业增加值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
两个“2万倍”跨越背后,是金融“活水”润泽鹏城经济,产业发展又给金融业带来无限机遇,产业与金融融汇成磅礴发展之力,激活无限新动能。
制造业是城市经济“压舱石”。近年来,深圳着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8”产业集群,制造业不断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圳金融业着力优化“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支持产业链集群提升竞争力。
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形成合力。今年4月,深圳市工信局与首批10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签约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产业集群发展、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以及中小企业培育等方面的产融合作,充分发挥各银行特色优势,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金融业深度融合,筑牢经济发展“压舱石”。截至10月末,深圳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5%。
精准发力“链通”产业,金融助力深圳万亿产业集群发展提速。今年2月,深圳五部门发布《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出12条举措推动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金融生态不断完善。一组数据印证产融合力:截至10月末,深圳汽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3.2%;前10个月,汽车制造业继续领跑全市工业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59.3%。
产融之质:夯实“压舱石”激活新动能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目前深圳每年研发投入1880.49亿元、占GDP比重为5.81%;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9年居全国城市首位;深圳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3万家,在国家创新型城市综合竞争力评选中,连续4年排名全国第一。
为创新之城注入金融活力,今年10月,深圳五部门发布《深圳市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提出20条举措,推动构建“产业+金融+财政”协同发力的政策高地。政策引导下,深圳金融机构全力提升科技信贷强度及专业化服务水平。截至2023年8月末,深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0.8%、30.7%。
企业是发展的核心力量,深圳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42家,同时还拥有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80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超1.2万家。创新企业梯度成长,在其全生命周期发展中都能得到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深圳持续建设高水平普惠金融体系,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目前,深圳已有建设银行、微众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6家银行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破千亿。截至今年9月末,深圳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7%,普惠小微贷款授信户数同比增长19.6%。
绿色金融蓬勃发展,助力深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今年,深圳市政府赴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深圳教育、清洁交通、水治理、医疗卫生、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首笔深圳地方法人机构碳减排贷款成功落地,积极支持深圳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
激产业之能,筑实体之基,深圳金融支持深圳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固有力,经济金融循环不断畅通,为激活经济内生动能和活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产融之势:在合作共赢中迈向未来
“制造强市”“创新之都”“金融强市”发挥乘数效应,产业与金融在合作共赢中迈向未来,一股金融改革创新的春风,正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深圳在跨境金融、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已形成先发优势。在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河套“科汇通”试点启动,开辟了科研资金入境新通道。,《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汇通”试点业务操作指引》印发,为河套合作区科研机构科研资金跨境调拨打通入境渠道,实现科研机构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管理优化,为深港两地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科技产业协作提供有力支撑。
在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港企贷”创新落地,让前海港资小微企业可在500万元人民币的限额内从境外银行获得人民币贷款,为深港“融资通”开辟新渠道。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落地率已达九成,落地项目持续扩面增效。

担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赶考人、答卷者,深圳金融业正努力做好五篇大文章,答时代之问,担特区使命。
出品: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部
监制:林焕辉
策划:甘雪明
采写统筹:戴晓晓
编辑统筹:高静宁陈鸿
版式统筹:莫迪十大配资平台查询